不同文体教学研训活动体会-白山市教育学院

不同文体教学研训活动体会

作者:浙江海洋大学B17小教2 汪鑫 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年03月25日

因为地点临近,我有幸和舟山诸多名师们一起坐在教室里倾听新课标一线践行者们的经验之谈。作为还未踏上教坛的未来教师,我感到深深的感动和欣喜。感动于教坛面对课标改革的从容和见解,欣喜于孩子们遇到这么多为他们前途不断探索引导的“明灯”。

首先带来的是说明性文章的教学实践环节。

依我浅陋的见解,我从老师的讲解中提取出了两点大方向。一点是“助学”教育思想,另一点是“1+X”教学方法。所谓“助学”,就是教师不是作为灌输者(一味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作为助学者,引领方向,提供适时适量的帮助,既不是学生一求助就一股脑地灌输,也不是让学生盲目地去摸索跌倒。切合学生具体的身心发展阶段,“助学”这一个教育思想的实践必然是艰辛而漫长的。但是嵊泗的这位老师言语中透露出的这种理念无疑是值得提倡和认可的!

另一个就是现在很热门的“1+X”教学方法,这与孔子“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启迪式教学方法有些相近。具体到说明性文章的教学实践环节,在这里增加了学习说明文的方法“1”,也就是表格提炼、自主学习、仿写、构段、表达等普遍性的学习方法,并且穿插了研究性学习“X”,例如增加联读文章、进行主题研究活动等进行同一方向的探索深入。这种教学方法既符合学生学习由浅入深的学习习惯,也能让学生充分进入情境。总结的四个方面分别为:激发学生兴趣,感受语言的情趣和魅力,拓展知识和知识的迁移。一线老师带来的许多具体的主题研究的方法,有许多的细节和窍门,是极为珍贵的一线经验,让我深受启迪。

接着,同样精彩的是舟山一小老师带来的针对文本特点,长文短教(动物类小说阅读)的分享。

我从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但是由于我自身能力有限接受不到这么多。我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我把老师的分享的内容,比喻成“串手链”。这个比喻主要包含三个部分:选择、联系和使用。

所谓“串手链”,首先你要选择“串手链”的对象,是选择什么样的装饰品什么样的珠子,实际上就是说到对于某些较长的篇目,在教授的过程你需要长文短教,筛选重点的有代表性的或篇目或段落来进行典型分析。其次是联系,手链上的珠子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审美整体。在阅读小说时也要结合整体来联系,人物关联、故事情节、情感心理变化等。就像舟山一小老师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教材编排体系、教材文本特征和学生学习需求四个部分的有机结合(有高度、有目的、有特点、有范围)。最后是使用,一串手链依据自身的特点也被各种各样的人使用,手链的价值也是通过被使用这一个环节来体现的。作为一名学生,我以自身经历粗放地理解一下,使用才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关键点。学以致用,由书面转向实际,一小老师总结为由内容涵义转向形式,这里的形式也就是方法使用的抽象理解。

总之,在短短一上午的学习中感受到了舟山教坛的勃勃生机和积极进取的热情,在这里由衷地感谢能获得这次学习机会!

【字体: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